传祺影豹混动版分为两款——高能与智能,指导价12.80万元和14.80万元。外观与燃油版当中的高配基本一致——燃油版外观分为普通与高配两种造型。
两种造型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于车头。高配造型的进气格栅是竖状,两侧用仿碳纤维面料制成的造型,据说灵感源自战斗机进气口,它与靠近车轮处的通风口设计,共同组成极富动感的神情。
从车头侧面看,机仓盖呈弧线状,一方面创造出不错的驾驶视线,令驾驶者很容易把握车头右前角的位置,另一方面,为降低风阻起到一定作用。根据厂家数据,该车风阻系数仅为0.26Cd。
长、宽、高分别为4700×1850×1440毫米,轴距2736毫米,整备质量1500/1550千克(高能/智能),最大设计质量1900千克。
车身侧面的点睛之笔,是从前车门底部引出的筋线,斜着往上走,与C柱之后的线条联为一体,表现出很强的动感。
底部的黑色饰条,同车顶处的黑色饰条遥相呼应。
车顶自B柱开始下滑,与行李厢相融——凡是运动风格的轿车,大都采用这种溜背式造型,显得很干练,很精神。
尾门的型面处理得相当精彩,它让我想起数款著名的轿跑车,差不多都是这种气质。
精彩之一是尾门边缘的微微上翘,与溜背式造型匹配的非常和谐;精彩之二是腰线以下所增加的筋线,不仅丰富了视觉效果,还与两侧的通风口造型相联,为运动主题加分。
底部除了黑色护板,还有2个由仿碳纤维材质制作的扩散器,排气管为双边四出。
尾灯进行了熏黑处理,使之与该车主题相符。点亮后的效果同样很不错,光带造型比较醒目。
前后均为制动盘,其中前部是通风盘。车轮分为两款,高能款配备17英寸车轮,轮胎规格225/50R17;智能款配备18英寸车轮,轮胎规格225/45R18,两款均无备胎。
在大面积护板的作用下,车底处理的很平整,对于提高性能多少有些帮助。
前悬架为麦弗逊式,后悬架是多连杆式。
该车分为高能与智能两款,高能款指导价12.80万元,主要配置如下:
主动安全:车身稳定控制、胎压监测、倒车雷达+影像、方向盘上下+前后可调、后视镜加热、自动驻车、上坡辅助、LED自动车灯、车窗防夹手、自动雨刮。
被动安全:正面双气囊、前排侧气囊。
便利配置:天窗、全车车窗一键升降、前排无匙进入、一键启动、多功能方向盘、定速巡航、驾驶模式(经济、运动、舒适、自定义)、7英寸液晶仪表、10.25英寸中控屏、蓝牙电话、手机映射(支持苹果、百度、华为)、USB接口(前2后1)、6喇叭音响、仿皮座椅、正驾6向电调、副驾4向手调、前排中央扶手、后椅分段折叠、双化妆镜、手动空调、后排出风口、PM2.5过滤。
在高能款基础上,增加2万元,是智能款,该款没有手机映射,但多出如下配置:
主动安全:车道偏离预警、车道居中保持、主动制动、前方碰撞预警、前雷达、360度全景影像、自适应远近光、后视镜自动下翻+折叠+位置记忆。
被动安全:前后排头部气帘、救援呼叫、内置行车记录仪。
便利配置:蓝牙钥匙、真皮方向盘、自适应巡航、10.25英寸液晶仪表、导航、路况显示、语音控制(天窗、空调、电话、导航、多媒体)、车联网、OTA升级、车载Wi-Fi、8喇叭音响、手机远程控制(车门、启动、空调、加热、车灯、查询、诊断、定位、寻车)、正驾10向电调+位置记忆、前椅加热、后椅中央扶手+杯座、氛围灯、双化妆镜照明灯、自动分区空调。
我此次试驾的,是14.80万元的智能款。打开车门之后的第一感觉,是精致与悦目。这感觉一是来自色调,二是来自造型。事实上,当我把车停在某科技园区里拍照时,几个年轻员工路过,围着看了好一阵,其中一位问我,得20多万吧?
当我把价格告之,他似乎有点儿将信将疑,一边走一边嘟囔着:看着挺有档次的呀。
没错。它的内饰看上去确实挺有档次。腰线部分全都用浅色皮革包裹,其它部分也基本以软材质为主。这是个2700公里的新车,但我一点儿也没闻到内饰有味儿。
接下来,从车门开始,为您介绍一下它的内饰。
车门内饰板手扶部分是皮质,缝线处理的很精致,按键区中规中矩,全车车窗的一键升降是标准配置。
方向盘手扶部分是打孔皮,底部略平,上部居中位置做了个浅色标记,也许是为了便于新手知道前轮有没有回正。
仪表盘是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屏,界面很简洁,信息显示一目了然,看着挺舒服。不像有的车为了追求所谓科技感,把一个原本应该很简单的读取,弄成特别繁琐。
左侧通常显示发动机转速的地方,主要用于功率显示,当然,也可以调成转速显示。此外,该部分还可用于行车信息、车辆状态、油耗趋势、能量流等内容的显示,甚至包括秒表与G值——如果把车玩到一定境界,这俩显示挺有乐趣。
除了上述界面,仪表屏还有以下3种界面任选,选择键位于方向盘上,如要改变,十分简单,按一下就成。
传统的中控台在这辆车上,几乎不存在,主要是因为中控屏与仪表屏相连的缘故。
中控屏是一块10.25英寸的液晶屏,下图是其主页,界面右侧主要是驾驶模式,左侧是包括多媒体在内的显示区,这部分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屏内装备着ADiGO智能互联生态系统,具备语音操作、面部识别等功能。其中的“祺秒相机”颇为有趣,它的镜头对准车内,开启后,可以进行自拍,拍摄后或原图,或套用各种模板。
倒车影像是标配,智能款升级为全景影像。
中控屏的下面,是出风口,再往下,是空调控制面板。虽然中控屏里有空调界面,语音操作和手机APP里也都包括着空调控制,但此处还是设计了一组实体键,一方面适应不同的习惯,另一方面让“盲操作”成为可能,值得点赞。
中间平台的前端是手机无线充电,中段是挡位操作杆及数个控制键,末端是杯座与中央扶手。平台位置较高,对手臂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操作和拿取东西时(比如通行卡、手机),感觉特别顺手。
平台面板是仿碳纤材质,挡把的前后左右均有操作键,各键的手感都不错,用起来感觉很便利。
其中,想特别强调的是,最右侧有个音量调节转轮,同时也是车机的开关,我认为这个设计很人性化,它能让副驾一伸手,便可调节音量。毕竟,伸手转一下,比说“小*、小*,请把音量降低一些”,省事多了。
中央扶手比平台略高一点儿,把手臂靠在这儿,挺合适,扶手下面的储物盒容积很小,放不了多少东西。
双杯座位于扶手前方,杯座位置较深,但杯座凹槽较浅,靠外的杯座用起来还算方便,靠里的那个,实用价值较低。
中间平台为镂空,下部有个小小的置物空间,双USB接口和12伏电源插座,也被安置在此处。
副驾座椅为手动调节,虽然如今的主流都是电动调节,可我认为手动有手动的优势。比如想躺下来歇一会儿,拉一下扳手,椅背就能往后放,抬起来也是瞬间的事儿。如果电动,就得按着按键,等上一会儿。
副驾面前的手套箱,材质与容积都很不错,开启的阻尼设定也很好。
根据配置表得知,该车配备天窗,全景天幕属于选装,但我试驾的这辆车,已经装备了全景天幕。如果能选择没有天窗,就更好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它。
看罢内饰与配置,接着再看看座椅与空间——座椅是仿皮材质,双色搭配,与内饰保持一致,前排座椅具备加热功能。
驾驶席的腰部支撑分为4向,具备位置记忆功能。空间方面,前座宽1465毫米,高1030毫米,椅面长490毫米,驾驶席高低可调,调节范围约70毫米。
后排宽1425毫米,高910毫米,椅面长510毫米。椅面长度超过前排,这倒是不多见。事实上,椅面长度最为常见的尺寸,是500毫米,有些厂家为了加大伸腿空间,将其缩为480毫米。而该车反而比主流多出10毫米,能带来更好的乘坐感受。
车内纵向长度1970毫米,我手头有一个也是以运动为主题的紧凑型三厢轿车尺寸,长1940毫米,也就是说,影豹的后排伸腿空间还不错。身高1.86米的壮汉坐进去,头部剩2指,腿部剩4指;身高1.68米的女生坐进去,空间富裕得即使把2个拳头都加上也不够。
后排具备出风口和单USB接口。中间位置最小间距210毫米,地板有凸起,但高度仅为40毫米,对第5人的乘坐,几乎构不成任何妨碍。
座椅可以分段折叠,折叠方式为椅背向前放倒。
放倒之后的椅背,未能做到纯平,与行李厢地板之间有大约80毫米的“台阶”——这是几乎所有三厢轿车都存在的现象。座椅折叠之后,后部长度约为1950毫米。
有人对轿车后排座的折叠不以为然,认为可有可无,于是,某些厂家趁机将其阉割。事实上,即使影豹这种专门面向年轻人的运动型轿车,实用性也不应被忽视。在下图中,我只是用梯子做个示范,我想说的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生活场景,都可能遇到此类需求。
此外,如果遭遇意外,将后排座折叠,就能变成逃生通道。特别值得点赞的是,该车尾门内部,具备相应的配置——那里有个扳手,轻轻一扳,就能从里面打开尾门。
单看行李厢,进深1060毫米,最小宽度1010毫米,高545毫米。与同级车相比,行李空间不算很大,很也不算很小,大致上可以算做中上等。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常用24英寸行李箱做测试,如果能并排放进去4个,对于紧凑型轿车来说,属于上等;如果并三横一地放进去,属于中上等。遗憾的是,这回因为时间关系,只得用手头的18英寸行李箱做测试,放入4个之后,剩余空间很大,再来4个也毫无问题。
行李厢地板下面,原本应该放置备胎的地方,放置着气泵、补胎剂、拖车钩、三角板。
最后的总结:这几年SUV在我国很受欢迎,但轿车在经济与操控方面的优势,是SUV难以媲美的。就拿这辆影豹来说,1.5T入门级9.83万元,2.0混动顶配14.80万元,外观挺漂亮,内饰很精致,空间无懈可击,配置基本齐全,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
当然,新车的的最大价值,是2.0混动,它在操控、能耗、舒适等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我将在下篇试驾报告中,继续与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