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 原创】“笨”,意味着脑袋不灵光,对于几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贬义词,但“笨”就真的一无是处吗?有时候或许并非如此。
卡车之家的一名老朋友今年到非洲参加工作,当地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笨”,当然这个“笨”没有任何的贬义色彩,而是和当前国内的货运环境和生存状态有着很大差别。
▎70万买车20万公里回本 “笨人”哪来的福气?
据介绍,当地卡车司机都很“笨”,每次出车前,他们会非常严格的按照交通法规规定,对车辆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不管货主多么火烧眉毛,也必然会确保车辆无误才会出发。
当地卡友的“笨”还表现在算账上,每次接到订单,在计算成本时他们会都会将车辆的折旧、维修、保养等费用一并加上,不管这趟运营车会不会坏,但这个钱必须得加上。
还有一种“笨”体现在不知变通,尽管多开一个小时车辆就能提前一天到达、或者稍微加一会班就能完成卸货节省出半天的时间,但他们时间观念很明确,绝不多干一分一秒。
这样的“笨”动作数不胜数。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笨”人,一台牵引车一年运营三四万公里,只需四年半的时间,便能让车+挂折合人民币70万元的成本收回,这着实让勤劳聪明的我们有点吃惊。
一年运营三四万公里,4.5年的时间最多也就20万公里,按照这个运营节奏,当地卡友的勤劳程度绝对无法和国内的卡友们相抗衡,但生活貌似却很舒服。
▎少些“聪明”多些按规执行 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上述的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有所联想,作为一个“聪明”人,每当看到一条全新调整的行业新规,我们很大一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会对当前的运营状态产生哪些影响,并发出“一群坐办公室的出馊主意”“这样车辆只能用来装空气”类似的怨怼。
但是,如果大家换一种思路,少一些“聪明”的“指点江山”而是多一些严格按照法规来执行,你会发现或许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
我们来举几个最为简单的例子。如果每个卡友出发前,都能按照法规出发前绕车一周,对车轮外观、大灯、油箱等进行检查,一台车一次启动15分钟,按照一天两次来算,一台车一天多花30分钟,1000万台卡车一天就要多花57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