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假冒伪劣产品成本低、利润高,普通消费者辨识起来有一定难度,而润滑油脂一直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案值上亿、几十亿的案件近年来屡有破获。这些伪劣产品一旦流入市场,将为用户带来巨大损失。而清除假冒伪劣产品,需要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消费者等共同努力,拒绝假冒伪劣带来的伤害。
假冒润滑油令企业损失巨大
工业生产中,润滑产品可减少设备摩擦和磨损,使其安全平稳地运转。但是,如果使用了假冒伪劣产品,就可能导致机器受损、设备故障、生产停滞,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图片来自网络)
广西某能源公司在设备轴承上使用了标识为某大品牌的润滑脂,由于作业温度达到200℃以上,而所用的润滑脂性能达不到要求,导致了严重泄漏,不仅造成了生产损失,还影响了环境。同时,一条生产线月消耗润滑脂5个中桶,消耗量大、成本高。
该公司随后求助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经现场考察提供了润滑方案,推荐了适用的长城高温润滑脂,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了价值,6条生产线1个月用长城润滑脂2个中桶,节省9600元,1年可节约成本10.8万元。
(图片来自网络)
而另一家热轧板带厂的动力车间,由于未从授权经销商处购买润滑油,导致在空气压缩机上用了劣质润滑油,一星期后检测到黏度异常偏高,影响设备运转。最终,同样求助于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以专业化的长城合成压缩机油产品和技术服务解决了问题。
事实上,工业用润滑油必须满足作业条件的要求。比如空气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油品不断与高温高压氧气接触,很容易氧化变质、温度升高,并产生机器磨损,要求油品需具有优异的热氧化安定性能及热传导性能。而假冒伪劣产品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再比如许多精密电子设备对油液要求较高,劣质油会对其设备运行产生极大影响。
伪劣产品损害消费者爱车
对汽车来讲,润滑油是发动机的血液,一旦血流不畅,将危及车辆健康和行驶安全。伪劣机油的润滑、清洁、密封、抗氧化性等指标达不到发动机设计要求,轻则导致油耗上升、动力下降、产生噪音,重则彻底损伤发动机,必须开缸大修,甚至报废。
汽车机件间的快速滑动摩擦,对机油润滑效果的依赖非常大。劣质机油有效成分活性降低,甚至本身就带有杂质,将导致引擎寿命缩短,磨损加剧,小故障不断。同时,劣质机油传递热量的效果差,会使水温不正常,引擎散热性能变差,缩短引擎寿命。
(图片来自网络)
劣质机油没有清洁分散能力,对引擎运转中所产生的油泥、碳化物和磨损金属微粒没有清洁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泥附着加剧,积碳增多,进一步导致散热不佳、运转不畅。
此外,由于使用劣质机油缺少“密封圈”保护,可致气体泄漏,气缸压力不稳定,造成油耗增加、排放增加、机油消耗过快,驾驶者会感到动力不足。
整肃市场打击制假售假
近年来,各地公安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制售假冒伪劣润滑油进行了严厉打击。近日,湖北十堰一起特大假机油案件告破,涉案金额超亿元,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
6月20日,广东中山摧毁了一个集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假冒商标犯罪团伙,捣毁了一批冒牌机油加工、仓储窝点,抓获嫌疑人18人,现场查获假冒品牌机油4000余瓶,假冒商标纸箱、标识22.5万个。该团伙通过回收废旧机油,加工过滤成“新品”后,根据卖家需求再灌装成指定品牌的机油。廉价劣质机油经过重新包装后身价暴涨6倍。这些假冒机油一部分通过网络售卖,还有一部分销售到线下实体汽修店。
国家有关部门也出台相关标准,进一步整顿市场,促进劣质产品退出。比如2022年7月,更新后的《空气压缩机油》国家标准开始执行;今年7月,机动车冷却液新国标开始执行;前不久,我国首个自主开发的GB11122/D1柴油机油规格国家标准通过标准审查。
同时,一些润滑油骨干企业也自发开展打假活动,与有关部门一起清除市场伪劣产品。
认准大牌杜绝伤害
那么,对于用户来讲,如何避免假冒伪劣润滑油带来的伤害呢?
首先,购买润滑油应认准大品牌和可靠渠道,比如到品牌产品的直营店、授权经销商、品牌官网购买,也可以到正规加油站购买。不要轻易相信一些商家的促销宣传,更不能一味贪图便宜。
其次,也可以掌握一定的产品辨别方法,比如在外包装上,真品包装相对更精美,印刷清晰,做工精细。真品包装上一般都有防伪标识、防伪电话等,也可以通过密封盖来辨别真伪。在产品色泽和气味方面,真品比较清亮,无明显刺激性气味,而假机油往往色泽浑浊,有刺激性气味。此外,优质机油的流动性通常会更好。
所以,在购买机油时,不要一味的图便宜,要到正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