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卖不出去、钱融不进来,惊魂甫定的创始人们环视局势,终于发觉事态衍变已经超出了以往的“经验值”。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的多个行业都损失惨重,对于本来就处于“寒冬”迟迟走不出的汽车行业来说,就更是“雪上加霜”了。这场疫情对车市的第一个明显的影响,就是销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惨淡,甚至打破了20年以来的底线。
如果说汽车巨头如大众集团都承受不住资金链压力,要延迟部分投资计划,那么囊中羞涩的新造车企业,就更要为“保命”而焦灼了。对于疫情加速市场淘汰赛的问题,多个汽车分析人士也指出:今年可能有2/3的新势力企业会因此而提前倒下。
蔚来比较幸运,合肥市政府已承诺给他一笔超100亿元融资,还声称在5年内将蔚来打造为千亿市值的龙头企业。
蔚来与合肥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
有人说,蔚来已基本涉过险滩。但并非所有新势力都能这么幸运。造车新势力的出清状态,正在员工欠薪的事件上一一呈现。
1 发不出的薪水,守不住的flag 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上汽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都已相继降薪、变相裁员,资金单薄的新造车企业更是九死一生。不夸张地说,新势力的员工,几乎被推到“殉葬”的边缘。
几年前,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曾说过一番感天动地的话。他说,“如果博郡不争做一个百年企业,只是在时代中间做弄潮儿,做几年就死掉了,没有任何意义。” 黄希鸣没有料到的是,几年时间过去,他只实现了后半句。
博郡汽车创始人黄希鸣
同样难堪的还有“前途汽车”。这家成立于2015年2月并扬言要做中国纯电动跑车先行者、而且要在2020年卖出10万辆新车的企业,如今已经对部分员工停止发放工资长达9个月。
今年3月,前途汽车其母公司北京长城华冠又推出了最新离职结清协议。协议的内容大概是,给出员工3个选择。第一种是选择本周内主动离职,公司在5月底前结清工资,无赔偿。第二种是在两天内协议离职,与公司签署赔偿协议,按国家规定的N+1标准提供赔偿金,在9月前结清工资。第三种是继续留在公司,公司将努力尽快解决工资问题,“只是短时间内确实无法给予发放时间上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