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锋,一汽解放动力总成事业部市场营销高级管理师,曾担任锡柴厂长助理。
1963年,张振锋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1987年7月,从上海机械学院系统工程系系统工程专业毕业,经无锡市机械局再分配到锡柴。在加工车间实习近9个月后,1988年4月,张振锋成为生产科一名计划员。此后13年,他历任处长助理、副处长,亲历锡柴全面落实均衡生产、走出低谷期、加入一汽集团、推进生命工程战略、5万台产能提升以及厂容厂貌改造等过程。2000年8月,锡柴设立“六部一室”,张振锋竞聘为制造部部长,开始全面管理生产制造。2005年3月,他被提升为厂长助理,分管生产、质量和采购。其间,制造部连续三年获得锡柴杯立功竞赛金杯。2007-2012年,张振锋分管采购,首次在供应商厂家建立锡柴专线,推出质量免检制度。2013-2017年,他分管质量,配合一汽解放推进“四大工程”。2017年8月,他分管销售,对内提升一汽解放青汽配套率,对外突破江淮集团等企业。自2020年3月起,张振锋专管非道路市场,担任IPD总监。其目标是,到2025年销量达到10万台。▎13年扎根生产处
1983年,我考入上海机械学院系统工程系系统工程专业。这是钱学森(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2009年逝世)倡导设立的新专业,1979年才设立,包含多学科内容,如计算机、机械设计、会计学、心理学等课程。
之所以选报这个专业,一是我有些专业限报,如设计和精密仪器等,二是我喜欢工科,系统工程不是纯管理学,带有技术成分。
大四那年,我到上海柴油机厂和上海锚链厂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企业,企业离学校不远,都在军工路黄浦江边。当时压根儿没想到,毕业后会到柴油机厂工作。
我所在专业前几届毕业生,大都分配到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工作。到我这一届(1987年毕业)时,大部分同学被分配到企业。我先被分配到无锡市机械局,接着再分配到锡柴。
我对锡柴的第一印象是,大厂的架子,破厂的样子。厂区很大,全厂有4000多人,但走进去后,现场显得很破旧。厂址原来叫塘南三支路,路很窄,相当于从一个弄堂进去,后经过多次扩建,成为现在的样子。
我被安排到加工车间实习,就在现在的CA6DL装配车间位置,主要生产缸体、缸盖、凸轮轴和曲轴四大件,还有很多小零件。那时候零件基本都是企业自己做,外协件很少。实习生不能操作机床,只能干些辅助活,熟悉零件工艺流程、工艺流向和零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我先到缸体线实习,上面有行车,我在下面拉钩子。那时缸体移动不像现在有自动线,要靠钩子把它钩下来。其他工作还包括用电瓶车把部件搬运到仓库,再从仓库把毛坯件运过来等。
我还到装配车间装配过零件。当时均衡生产计划性较差,经常是上半个月没事干,后面十来天拼命干,但又来不及干,怎么办?就从各职能部门、车间调人干活。我被调去在装配线上拧螺丝,上岗前会进行简单培训,如扭矩扳到什么位置,以及按什么顺序扳螺栓等,接着就上岗操作。
这段实习经历,为我后来管理生产制造打下重要基础。此前,我没有真正接触过柴油机,学的也不是内燃机专业,仅在乡下见过手扶拖拉机使用的小柴油机。此后,我对柴油机有了深入了解。加工车间只能了解一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而装配车间可以了解整个柴油机概况。
1988年4月,实习期结束,我被分配到生产科当计划员,制定零部件计划。起初做锻工和铸工计划,带我的师傅是20世纪5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这种人才当时非常少。
我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分到制造体系的大学生,其他大学生大都分到工艺部门或者设计部门,因此,生产科对我比较重视,也比较期待。我就利用这个机会,抢着多干活多学习,兼做过统计员和工资员等。
在生产处一干就是13年,直到2000年8月调任制造部部长。1991年,我担任计划组长,1993年11月,我被提拔为(生产处)处长助理,负责计划管理。
那时不像现在,有BOM系统(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和完全明细表,编制计划全靠手工。每个机型需要哪些零部件,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哪些部件,得自己编制一份完整的明细表,按照月度计划下达零部件计划,因此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差错。加之手工计算时有遗漏,有的计划员就出现过类似情况,零部件已经装车,却发现计划还没下,对生产造成很大影响。
这种情况下,我联合计算机室设计了一套计划信息系统,生产系统是锡柴第一个用计算机做计划的科室。锡柴有个机房,相当于计算机室,有3个编程人员。我提出需求,他们编成程序,我再一个一个输入明细表数据。计划分得很细,有铸造、锻工、加工、冷焊、装配等。这套系统安装后,一个人就能完成任务,既减少了工作量,又提高了效率,还对人员进行了优化。
▎关键决策
1990年,锡柴出现严重亏损,1991年,销售柴油机4000多台,亏损606万元(不包括潜亏),成为无锡市亏损大户。由于市场方向迷失,看不到发展前景,造成人心不稳,有很多员工离锡柴而去。我也动过离开的念头,一是企业不景气,二是收入较低,三是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出高价挖人。
转折点出现在1992年,蒋彬洪调任厂长,锡柴进入转型期。蒋(彬洪)厂长上任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让锡柴加入一汽集团。锡柴原来做农机,4000多人每年生产4000多台柴油机,干这么多年,基本就是人均一台柴油机,在农机行业里不可能有大突破,因此,必须转型道路市场,做车用配套。
在无锡市政府支持下,锡柴的产供销人财物,全部资产无偿划拨给一汽集团。这事也有过争议,厂里分成两派意见,但蒋厂长极具前瞻性,下定决心这么做,这绝对是关键时期的英明决策。汽车行业是个大市场,又正好赶上汽油机改柴油机的风口,给锡柴带来新机遇。
加入一汽集团后,产量提升给锡柴生产体系带来严峻考验。原来农机市场狭小,生产系统不紧不慢,而且生产计划混乱,内部资源落实不到位,经常月初坐板凳,月底打老虎,生产均衡性较差。
为此,一汽集团从生产部和长春第一发动机厂(长春一发)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对锡柴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整改提升。工作组有七八个人,负责人是(长春一发)值班主任李晶捷、技术科科长王立志,王立志后来担任一汽解放总经理。
工作组提出,哪里有困难,就必须通到哪里,当日事必须当日毕,日新日高。原来早班会生产科内部开,厂生产调度会每周一次。工作组进入后,早班会改为每天早上8点开始,涉及全厂各个部门,包括人力资源、各个车间和外协科等。会议围绕当天计划,看哪些环节还有缺口,哪些问题需要当场解决,包括外协厂问题也一并探讨。
参照一汽集团的做法,锡柴生产计划管理迎来重大改革,生产科权威由此树立起来。厂部给了生产科越级管理权限,其他部门全力配合保交付,甚至调整工资待遇等,对生产系统也优先考虑。1992年,生产科升级为生产处,工作内容主要是生产计划、生产调度和生产准备。
1995年,按照一汽集团组织架构体系,锡柴在生产处成立制造技术科,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生产系统倘若不具备技术能力,就很难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制造技术科有权对技术问题拍板,对生产畅通起到保障作用,这在当时算是一项重大改革。
制造技术科有十来个人,由生产处副处长顾世经分管。我也是副处长,管生产计划和调度。第一任科长是姚祖根,抽调过来的都是部门骨干,有搞设计的,有搞工艺的,包括机加工、冷焊、铸造等,像担任过计财部部长的陈钢等,都在制造技术科摸爬滚打过。此后,随着市场渐有起色,锡柴路子越走越顺。
▲1993年7月27日,锡柴年产一万台柴油机下线
▲1996年5月18日,一汽锡柴汽车改装线竣工投产
▲1996年11月29日,一汽锡柴年产三万台CA6110柴油机技术改造项目通过验收
1993年7月27日,锡柴第1万台柴油机下线,大家都很激动,这是锡柴成立50年来产能首次达到万台规模,当年产销柴油机16042台。1994年3月,一汽集团确定锡柴CA6110按年产3万台、九五发展规模达到5万台的改造计划。
从生产制造角度,锡柴重大项目就是加工车间技术改造,将年产能提升到5万台。项目改造由锡柴主导,围绕一个纲领,进行设备选型,确定改造时间。项目改造相当于一次大会战,产能刚过万台,就要提升到5万台,市场有这么大吗?一汽集团能消化吗?当时这些概念还不强。
产能改造相当于垂直转产,生产工人尤其辛苦,先积累一定库存,以腾出时间改造。为保证生产技改两不误,我们一段一段地改,尽量把停产时间缩到最短。设备车间制作了很多专机,有自己设计的,也有外采的。生产线到位前,怎么保证供货,保证尺寸精度,以及技改和生产怎么穿插,都非常关键。
1995-1996年,锡柴还进行了厂容厂貌改造,这也非常重要。蒋厂长提出,现场就是市场,现场一塌糊涂,生产的柴油机质量会好吗?像进厂的中央大道、污水处理系统、车间的外立面、车间内的泥巴路等,我们用两三个月时间完成改造,不仅使锡柴形象得以提升,在社会上也产生较大影响。
▎生产一致性
2000年8月,锡柴对组织机构进行大调整,将处室改为部室建制,建立“六部一室”,即厂长办公室、法规监察部、计划财务部、党群工作部、营销部、研发部和制造部。
这是锡柴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管理创新。新组织机构形成以“三品流”(新品、产品、商品)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强化决策管理、综合管理和实施管理三级管理体系,使企业运行机制更市场化。
变化最大的是制造体系。从生产处到制造部,并非只是改个名字那么简单,协配处成为制造部的采购室,工艺处成为制造技术室,再加上对安全、环保以及各车间的管理,制造部管理幅度更宽,难度也更大。
我通过竞聘担任制造部部长,开始全面管理生产制造。当时制造部有2000多人,几乎占据工厂一半人数。管理也是门学问,改革前,生产处跟车间平级,只不过在职能上领导车间,现在归属制造部统管,车间主任变成副部级。因此,他们有任何问题或者任何困难,都找我出面协调解决,包括向人力资源要人、要工资等。
问题多,难度大,压力可想而知。那时我比较年轻,只有三十七八岁,车间主任大都55岁左右,基本都是老资格,有些人还不买账,最明显的就是铸工车间。有时我也不客气,该批评就批评,有时也用些策略,让他们配合管理。
我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才逐步理顺制造部体系流程,走上正轨。2001年,锡柴销售柴油机8.4万台,同比增长61%,位居中国柴油机行业第一。
2003年,奥威CA6DL投产。在这前后几年,制造部主要工作围绕CA6DL展开,最重要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
起初,CA6DL的缸体、缸盖、凸轮轴在(锡柴)机加工车间生产,曲轴在长春一发生产。现在,锡柴只生产缸体和缸盖两个零件,凸轮轴和曲轴采用外协配套,性价比更高,也更专业化。
部室改制将采购划归制造部,我把更多精力放到采购上。刚并入(制造部)时,采购仍以传统计划标准为主,围绕质量提升、规划和商务推进,跟车间管理完全不同。我主要抓采购件质量和节拍生产,必须按照生产节拍,达到精度标准。制造部有五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对应十几个外协件,我是组长。
除缸体、缸盖和凸轮轴外,柴油机上还有几百个零件需要外协。外协件厂水平参差不齐,如何保证品质?厂内GROB设备有技术沉淀,精度和稳定性都不错,我们在内部花的精力倒不多。
对其他外协件厂,原来管理方式是下任务,他们具体怎么干我们不管,只在交付环节进行检验。由于没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导致生产一致性较差。
从CA6DL开始,一汽集团派驻项目组跟我们一起,从流程制度上对采购进行变革。外协件厂必须执行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提供工装样件,严格按照流程和节拍生产,确保产品稳定性。CA6DL让我们第一次有了生产一致性概念。
工作难度相当大。实施PPAP用了两三年时间,从选择外协件厂开始,零部件怎么做,投入哪些设备,如何保证设备节拍和质量,一个厂一个厂去沟通。
有些外协件厂不清楚锡柴前途如何,值不值得投资,投资多少,需要和他们反复沟通。还有些外协件厂,因各种原因不愿意配套,我们就得另选他厂。上千个零部件都这么干,包括零部件AB项,哪怕一个倒角,都要看能不能达到图纸要求,能不能真正把质量落实到每个细节。
我们还走出国门,对国际供应商进行PPAP审核,这种做法属锡柴首创。在作业现场,我们要审核对方提交的PPAP文件是否符合锡柴要求,审查对方设计能力,生产现场的工艺、设备、工装、检测手段等,是否满足持续稳定提供合格产品的要求,以及质量是否过关等。
有一次,我们到德国哈森(Hasse & Wrede Gmbh)对硅油减振器进行现场审核,发现硅油减振器的过程能力(CPK)指数值是通过数据挑选(选择合格的质量好的产品)计算出来的。虽然表面上能力很高,但不能真正反映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也没有采用统计过程控制。
我们要求德国哈森围绕两方面整改。一是,及时对提供锡柴产品的工序过程能力进行研究,以及对主要检试设备进行测量系统分析(MSA)。二是,在DFMEA(可靠性设计的方法)关于扭振减振器的失效模式中,应增加对连接失效的内容,并研究改进措施。
严格执行下来后,采购件质量越来越稳定,协配厂家的制造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按照CA6DL开发流程,从开发目的到规则,从采购到生产制造,我们也制定了一套流程。截至目前,锡柴平台产品开发基本都按照这套流程执行。
▲CA6DL内装线
▲CA6DL气缸盖生产线
▲CA6DL气缸体生产线
▎刀具优化、采购专线和免检制度
在确保CA6DL制造精度方面,最大困难是刀具。当时缸体/缸盖每套刀具3000多元,所有刀具都从国际供应商进口,最好的办法是国产化。
以前我们不会干,也不会修磨,如果全交给老外干,价格跟新刀具差不多,还得支付工时费。我们就自己尝试提高刀具耐磨度,一个钻头原来钻100个孔,能不能钻200个孔?几年实践下来,国产化后刀具成本只有原来的1/10,从3000多元降到300多元。
后来,锡柴重机部(惠山基地)也沿用这种方法。进口刀具每套5000多元,国产化后降到500多元,相当于初始投入的1/10。
刀具优化后,再优化转速,走刀更快,节拍缩短,产能提升,促进工厂降低成本、缩短生产节拍。因市场需求旺盛,CA6DL产能提升到5万台后,生产线100%满负荷运转,仍然无法满足市场。
2007-2009年,我们又进行7.5万台产能改造。通过七天四班三运转,基本能做到9.2万台。锡柴又在重机部(惠山基地)建立5万台CA6DL产能。
产品都有生命周期,重卡市场基本每5年一个周期。到现在,CA6DL已经走到生命末期,最少时每月销售几百台,2021年销售2万多台,大部分被11升和13升柴油机发动机取代。
从行业发展看,大功率大马力是趋势,11升和13升柴油机已成重卡市场绝对主力,16升柴油机初露端倪,锡柴已经做好布局。
2005年3月,我被提拔为厂长助理,除分管采购物流外,我还协助许海根(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党委副书记,时任锡柴副厂长)管生产和质量。
2007年,采购部从制造部中独立出来,我分管采购部。在我的推动下,采购部建立了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供应商关系管理)信息系统。
我记得做生产计划时,各个环节都是信息孤岛。后来随着体量增大,机型越来越多,但我们仍然靠调度员跟各个供应商沟通:有没有货?有多少货?那么多供应商,那么多品种,调度员不可能全清楚。
SRM信息系统建立后,每个零件库存数随时可以调看,只需往系统里输入机型,就立刻知道能不能排产,缺不缺零件,随时掌握这个机型的库存信息。
信息系统还对计划锁定提供支持,我们最早锁定为一周,后来计划周期慢慢缩短到五天、四天,现在只需三天。之所以确定为三天,主要考虑内部物流。
管采购期间,我们还做了一件重要事情,让供应商建立锡柴专用生产线。这个想法我们最先提出,那时候供应商往往一条生产线给多家制造商供货,制造多个零部件。举个例子,给这家企业干活时,先换模调整设备,给那家企业干活时,再换模调整设备……换来换去,质量波动大,供货也得不到保证。
采购管理怎么提升?如何更好地响应并保证质量?CA6DL自2003年投产后,经过四五年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体量,供应商必须保证交付和质量,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供应商看好锡柴前景,愿意跟着锡柴干,也愿意投入。
第一批我们确定了45个供应商,包括齿轮、起动机、发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当时叫锡柴CA6DL专线,后来还建立了锡柴11L专线、锡柴9L专线。每次去验收,生产线前面都挂着这个牌子。
专用生产线对CA6DL质量保障起到重要作用。这种做法迅速被其他企业效仿,后来我们再去走访供应商时,看到有些供应商设立了其他企业的专线,比如潍柴专线和玉柴专线等。
采购部另一个创新之举是推出质量免检制度。我们设计了一套规则和管理办法,对达到规定要求的零部件免检。
采购部有40多个检验员,专门负责零部件入库检验。锡柴最多时每天装1900台柴油机,即使再增加300个人,也检不过来。另外,虽然供应商加大投入来保持生产一致性,但人是灵活的,是不断变化的,漏检、装错或者内部运输磕碰等情况仍可能发生,实行免检政策,可提高工作效率。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我们提出免检政策,主要是供应商自身有制造工艺和装备保证能力,确保产品合格,并自带检验报告。如果再出现问题怎么办?我们制定了规则,比如在总装线上发现一个问题,至少按照1∶5处罚,即按照零件价格的5倍处罚。当然,目的不是罚钱,而是让他们重视质量。
2012年,我离开采购部时,常用库存件60%达到免检,现在已基本实现100%免检。
▎四大工程
2013年,我和许海根换岗,他分管采购,我分管生产和质量。这时生产制造经过多年锤炼,生产队伍已经成为一支敢打硬仗的铁军,我把主要精力放到质量上。
电控共轨系统是一个挑战。当初有两个供应商,一个博世,一个电装,研发阶段的制造生产,包括数据灌装,问题倒不太大,但对零部件一致性要求很高。比如缸盖的气道变化,特别是气道涡流比,跟脚踏控制油门相比,电控喷油更精准。如果零部件一致性差,涡流比波动大,就会造成喷油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产生冒烟等各种问题,因此,零部件一致性尤为关键。
零部件一致性,首先通过装备来保证质量。铸造最早是低密造型,质量参差不齐,后来引进德国KM4线、BW线、进口制芯机,包括冷芯机、热芯机等,以此带动上游各个环节的质量。产品设计好,并不代表产品好,每个制造环节都得有保证。
起初没有排放要求,第一款CA6DL装配博世进口泵,起步是国二标准。到共轨后,排放标准从国三逐渐升级到国六,对零部件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为达到排放要求,锡柴专门制定与排放相关的零部件管控办法,我分管生产与质量时,在这方面倾注了很大精力。
质量涉及质量体系问题,最终结果是保证发动机出去后一致性没问题。其中,发动机3MIS(three month in Service,投入使用3个月)千台故障率是核心指标。当时一汽解放总经理是许宪志,他总管质量,我几乎跟他同步抓质量。
一汽解放当时提出四大工程,分别是质量体系工程、精细化工程、可靠性工程和商品力工程,质量主要围绕这四大工程展开。
精细化就是制造符合性,抓零部件的全尺寸。可靠性主要通过3MIS和12MIS指标来衡量,每个零部件都要制定MIS指标,每个供应商都要制定达标计划。商品力则围绕新产品销售和市场质量表现展开,销售只是一个窗口。
许(宪志)总首先提出,将千台质量故障率下降60%。为什么提这个目标?跨国公司像奔驰、斯堪尼亚和沃尔沃等,其千台故障率都不超过200。但在当时谁都不相信,这怎么可能做到?
事实证明,我们有能力做到,3年后目标达成,包括整车、发动机、车桥、变速箱等关键部件指标,千台故障率从500~600下降到200。
质量体系是个大工程,最怕贯标两层皮。其实,质量体系贯标没什么奥妙,主要就是围绕IATF16949等汽车行业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真抓实干。每年除外部认证机构审核外,锡柴内部还要内审两次。
精细化如何做?和CA6DL一样,我们对所有零部件全检,要求全尺寸符合率达到100%。这个工作量非常非常大,你想想,8升、9升、11升、13升四大品类涉及多少零部件?比如CA6DL缸体,前面几百台做工程样机,那是A、B类项次达标率。A类项是关键项目,B类项是重要项目,C类项是一般项目,但它们不代表全尺寸。
缸体有那么多尺寸,必须全控的约有20个,像缸孔、凸轮孔等几个关键指标必须100%达标。原来要求是,A、B类100%达标,C类95%就算达标,但现在要全尺寸100%达标。
CA6DL缸体我们自己制造,用的是GROB设备,按照全尺寸要求,只有75%达标。外采件达标率更低,有的50%不到。还有毛刺和倒角等,原来根本不太关注。
所以,精细化虽然只是一句话,但数据采集工作量骤然增大。CA6DL缸体要从75%达到全尺寸,就要进行细节改进。原来都是粗线条管理,细节挖掘不够,后来装备去毛刺,进行工艺调整,包括有些工序改进,或者倒角不到位,或者光洁度不达标,如何达到合格率,工艺上肯定得想办法,装备上也需要投入。
为什么锡柴现在有底气提欧标工程?就是因为有抓质量体系积累经验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在故障率、万元损失等几个关键指标方面挑战欧美商用车企业。